6月20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在香港召开。论坛上披露的《创新驱动与都市转型:打造粤港澳科技湾区》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的GDP总量已超越旧金山大湾区,进入世界前三。
GDP总量超旧金山湾区
昨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于香港召开,这是首个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主题的高峰论坛。该论坛由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主办,腾讯公司承办,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参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指导。
今年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
而在此前夕,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曾提交《关于发挥协同创新优势打造粤港澳世界级科技湾区的建议》。在他看来,粤港澳大湾区正迎来历史性的机遇,因为这里集聚的高科技产业链已相当完整,各城市的互补优势明显。
在昨日的论坛上,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发布的《创新驱动与都市转型:打造粤港澳科技湾区》报告指出,涵盖珠三角“9+2”城市的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已超越旧金山湾区,仅次于东京湾区和纽约湾区,跻身全球第三大湾区。
从国内角度来看,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也以6%的土地面积,不足全国总人口的5%,却创造GDP总量高达9.34万亿,占全国GDP的12.6%。
科技创新需实现更大突破
目前,“世界级湾区”一直主导着全球科技创新的方向,是国际大都市群发展的标杆。如何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更深层次的突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面临的重要命题。
樊纲直言,粤港澳大湾区要从原来的金融中心、服务业中心、制造业中心,向科技中心转型,“这不是说否定过去的金融中心和制造业中心,但确实要更多的科技创新元素”。
事实上,科技创新在全球经济占据的分量越来越重。近期,全球前十大市值公司出现七家科技公司,取代了过去的部分能源、金融公司。
高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指出,要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中国科技创新2.0,出现更多来自基础科学的创新,使中国创新成为引领世界创新的一面旗帜。
参会的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则认为,从以6%的土地面积创造中国13%GDP的数据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的“密度”足够,但不等于“浓度”足够。“要在加强区内各要素质量的同时,提高要素之间的互动频率”,周其仁将其形象地描绘成:“得在粤港澳大湾区煲一锅创新驱动增长的浓汤,才能产生足够的辐射力。”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网络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