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党代表热议报告
“广东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生态正在逐步形成”“党代会报告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强调,给研发、设计人员打了‘强心针’,很鼓舞人心,我们将会更加努力,为创新奉献青春”……23日,各代表团审议讨论党代会报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成为党代表们关注的热点。党代表们纷纷从创新型企业发展、营造创新生态、高水平大学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发表意见和看法。
创新型企业快速增长
产业转化加速跑
党代会报告里的一组数据,引起了黄同梅等党代表的注意,过去5年,广东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从5452家增加到19857家,跃居全国首位,全省专利授权量居全国首位。
“作为一名基层代表,我有幸为这两项数据作出了贡献。”原来,黄同梅先后服务的两家企业都是高新技术企业,还参与主导了两次高新技术企业的复审工作。在她看来,创新是不断前进、更新的过程,永远不停步,对转型发展也至关重要。
“回国几年以来,我见证了我省在创新投入、人才吸引、创新产业发展上取得的巨大进步。”袁玉宇代表深有感触地说。
袁玉宇表示,对于未来5年广东的发展,报告强调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这一点让他倍感振奋。他认为,企业是创新的主角,企业在明确市场需求、积累了充分的产业化技术、人才、资源的情况下,引导创新的方向。这样一旦有基础创新产生,很快能够实现产业转化,产生经济效益,形成新的产业。
厚植创新沃土
让创新者专于创新
“科技金融一体化、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生态正在逐步形成。”佘振定代表表示。打造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圈,加快创新型企业成长,是党代表们关注的问题。
“创新程度高的标志之一,就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到位。”沈丹代表表示,全省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已经达到19857家,专利授权量位居全国首位,这些都是创新型经济、知识型经济的重要支撑。她建议,广东要把知识产权保护放在支持创新、鼓励创新的首要位置,营造崇尚知识产权、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环境,让创新者专于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
刘军代表说,落实报告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型企业服务,商业银行应创新风险管控模式,同时建立差异化的风险计量、信用评价体系和贷款审批机制。
刘军说,对于科创企业不能只看客户财务数据和过往业绩,应该将科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团队的运营驾驭能力转化为可量化的指标,糅入到客户评价体系当中,提高银行“看未来”的能力。“针对科创企业轻资产、高成长的特点,更多地从大数据、产业链着手,创新信用类、知识产权质押类、投贷联动类等新型金融产品,并根据企业不同成长周期匹配适用的产品与服务。”刘军说,“我们推出了专属评价科技创新企业技术创新实力的‘技术流’评价体系,是商业银行首次将企业科技创新要素纳入到企业综合评价体系中,对于广大小微科技企业更多、更快、更为便捷地获得金融资源有着革命性作用。”
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支撑创新驱动
党代会报告提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是广东创新发展的最大短板,必须下大力气补起来,强化创新源头供给。要壮大科技创新力量,持续推进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这引起了不少来自高校的党代表的共鸣。
陈春声代表表示,作为广东高校冲击国家“双一流”大学、创建广东“双高”大学的排头兵,中山大学将在新的起点上开创新局,努力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大团队、大平台和大项目,源源不断输出一批批高素质创新人才、高水平科学技术和一流新型研究机构,强有力支撑国家和广东的创新驱动发展。
“广东一直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力支持高校发挥在创新中的独特作用。”郭雨蓉代表表示,南科大从“出生”第一天起就瞄准世界一流理工科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她表示,南科大明确了“三步走”发展规划:到2020年,部分特色学科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2025年,建成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到2049年,成为扎根中国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在全球形成重要影响力。
姜虹代表说,科技创新与服务是汕头大学的优势,要整合企业资源和社会资源,深化产学研合作,让科研成果创造更大价值,让科研人员为社会服务,同时检验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和水平。中以合办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最重要的目的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让技术在项目当中落地,在社会服务中体现大学的担当。姜虹表示,汕大今后要进一步深化与汕头乃至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融合。
“广东科技和教育工作者要以更大的历史担当,沉下心来开展研究,坚忍不拔开展攻坚,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贡献智慧和力量。”刘奕志代表建议,对广东高校更好地实行分类扶持,“由于不同高校的发展目标定位不同,因此在扶持政策、绩效评价等方面都应各有侧重点”。
打造创新人才高地
激发创新活力
提高创新驱动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要高度重视人才在创新中的核心作用。“报告中提到要打造创新人才高地,明确了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必须牢牢抓住人才这个根本,我深有体会。”在袁玉宇看来,我省一直持续不断地出台各类人才引进政策,支持鼓励人才培养,最近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就出台“金镶玉”产业和人才系列政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深圳将来的主攻方向,仍然是大量引进人才。”郑轲代表表示,全国各地对人才的政策措施越来越开放,投入资金也越来越多,深圳未来要大量引进人才关键还在于创造招才引智的良好环境,着力推进人才体制机制的改革。
“我省具有强大的制造业产业,也有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如果与香港、澳门更好地合作,发挥好港澳在科技金融、国际化市场化、旅游休闲等方面优势,完全有条件打造比肩东京湾、纽约湾、旧金山湾等一流的湾区经济,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更多的力量。”沈丹表示,目前三地的人才政策还没有实现通用和对接,在一定程度上对吸引和利用人才资源造成影响,建议三地尽快开展沟通协商,探索“人才绿卡”等制度。
“要打造创新人才高地,不仅要重视外部引进,更要注重内部培养。”袁玉宇表示,对于已经有一定基础且看到未来明确发展方向的创新带头人要重点支持、培育,正是有千千万万成长为参天大树的高端人才,才能有力地支撑起更多龙头企业的诞生。
文章来源:南方网